“清清河水流不完,鲜花开满山。重重青山望不断啊,马帮行路难。
毛主席的马帮为谁来,为咱们边疆人民有吃又有穿。太阳升起,白云散开,山间铃响马帮来呦……”
时隔半个多世纪,在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外景拍摄地之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云南省富民县境内的滇川驿道三村段上空,仿佛还飘荡着电影主题曲的欢快旋律,那清脆的马帮铃声似乎还回荡在群山万壑之间。
1953年,作家白桦的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人民文学》第3期刊发,小说讲述的解放军边防部队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共守国境的生动故事,以及其中对西南边疆独特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描写,吸引了广大读者,也受到当时的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的重视。仅隔一年,在1954年3月,由白桦亲自改编,著名导演王为一执导,冯奇、吴漾、于洋、孙景璐等担纲主演的同名电影在全国上映。电影融反特、歌舞、爱情、动作等元素于一体,轰动一时。
白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旅作家、诗人,1947年就参加了中原野战军,当时年仅17岁。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部队进入云南,曾在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直到1961年才离开云南。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正是云南经历带给他灵感而创作的。
解放初期,由于云南边境交通不便,党和政府组织马帮,为边境百姓运送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边防部队把“国家马帮”作为联系边疆群众的纽带,各族人民则将其视为我党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其间,国内外的国民党残匪千方百计企图捣乱、破坏,以此动摇和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但这些早已被边疆群众所识破,他们与边防部队一起,粉碎了匪徒的阴谋诡计。《山间铃响马帮来》讲述的故事是当年云南边境复杂社会情况的真实写照,描摹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条件下军民联防的鱼水之情和民族大团结的浓厚氛围。
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直抒胸臆,语言简洁,现场感极强。在王为一的执导下,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在小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艺术拓展。首先,电影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政治视野,将民族大团结与党和政府对边疆群众的帮扶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残匪两类人物的精准刻画,从而使新中国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电影中的经典画面之一,是青年男女愉快对唱,歌颂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将边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之情抒写得真诚感人,这远比一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其二,从民族风情来看,电影中呈现的云南风情,如坡地丰收、人民欢唱、爱情对歌、民族习俗,以及芦笙、夜箫、牛角等民族乐器,都真实地再现了云南边疆的地理环境与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令观众耳目一新。电影还将小说中的爱情具象化,添加了大量的细节,这在新中国初期的电影中颇为难得。电影对这种爱情的描写,既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情,也突出了男主角黛乌的机智勇敢、女主角蓝蒡的坚贞不屈。
此外,从叙事情节来看,电影把小说中比较朴素的情景处理得波澜起伏,增加了看点。如电影设置了大量剿匪情节,将小说中的土匪活动由暗线转变为明线,使得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弥漫银幕,有力地推动了故事发展。特别是电影用三个回合的营救场面烘托了最后的胜利,给观众带来了强烈震憾的视听艺术冲击。
可以看到,从小说到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都是以马帮这一具有鲜明含义的现实影像为载体,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帮题材的升华。电影中,马帮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展示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马帮驮运是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云南边远地区路上有峭壁深涧、山中有饿虎猛兽,沿途还有土匪的骚扰,正因为此,马帮成为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支持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工具。直到1999年,由贡山通向独龙江的公路全线开通前,国营的最后一支马帮还在穿山越岭,跨过独龙江峡谷,为云南独龙族等少数民族运送生活必需品。马帮的故事,在小说、电影故事片、纪录片、电视剧等多种文化艺术题材中,依然成为一种热点,彰显了深厚的现实主义情怀。
2010年8月31日,27集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剧既因为老电影的缘故吸引了大量中老年观众,又因大幅增加的偶像元素和悬疑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在斗智斗勇的反特之旅中,也穿插着火热的生活场景。剧中的民族风情则如同电影版一样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电视剧片头曲《马帮谣》也依旧动情感人。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昔日的马帮已渐行渐远,而《山间铃响马帮来》也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在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艺术转化中,作品的政治视野、民族风情、娱乐元素均得到了扩展与深化。正是在这样的审美拓展中,《山间铃响马帮来》成为展现边疆新风的窗口,成为了解党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命运转折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