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9 浏览量:192675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 壮阔的自然画卷 永恒的生态议题

  近期,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生态文明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在多个电视和视频平台播出,收获了亮眼“成绩单”,观众被国家公园的美景所震撼,纷纷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点赞。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真实再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风貌,揭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意义,从而唤起人们热爱生态、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

  1 既有对国家部署的描摹,也有人与自然的平凡故事

  3月7日,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两张照片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一张照片中,是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另一张,则是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以此佐证,讲述青海生态环境的变迁。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同年8月在青海调研考察,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搞好生态保护。

  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代表团再次叮嘱,青海要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今日青海,生态优先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正全面展现了青海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建设成果,铺陈了一幅山河之美、生态之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阔画卷。

  行摄青海的山地摄影师葛玉修、大学毕业后返乡的草场主人布达、关注草场保护的环保志愿者公保……《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通过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的视角,让观众跟随他们的脚步在荒原上行走,倾听平凡个体在辽阔天空下的讲述。

  该纪录片分为3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草·海》,聚焦黄河源、祁连山、青海湖,平衡的修复,循环与永恒;第二集《冰·河》聚焦长江源,关于生命的存在,万物生存的权利;第三集《峡·谷》聚焦澜沧江,自然的本真力量,旺盛野性的回归。

  “将山川、动物、荒野置于前景,人与自然的故事置于背景,以生态文化立意,是这部纪录片与自然纪录片的最大区别。”《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总导演李晓告诉记者。

  该纪录片在主人公选择上别具匠心,让其起到从不同角度阐释生态文化主题的作用。据李晓介绍,片中主人公分为4个梯次:扎西等当地牧民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关系,质朴并充满敬畏;动物学家刘淼林等专家科学解读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画家从艺术视角,传递自然纯粹之美;运动员则探索自然壮阔之美,寻求对生命的慰藉。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弱化了单纯靠解说词讲述的说教性,不仅诗意地展现壮阔的自然风光、珍奇的野生动物,还透过人物故事的串联,展现与这片土地情感相依的个体的真实感受,和对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探寻。

  2 既有制作精良的影像品质,也有直抵人心的深厚情感

  每次拍摄我都要在当地住上两三天,但近几年我竟然在315国道上就拍到了对角羚!中华对角羚的数量如今从200只增长到2700多只,这足以证明青海生态的向好发展。”葛玉修告诉记者,言语中不乏自豪之情。

  谈及这次纪录片的拍摄,葛玉修认为这是一次独特的采访和拍摄经历,让他重温自己扎根青海,将镜头对准野生动物的初心。

  “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我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对保护生态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葛玉修掷地有声地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价值观是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的底色。救助藏羚羊的“羊爸爸”才仁多杰,在野化藏羚羊成功后转身抹了眼泪;牧区长大的公保退休后探索生态控鼠兔的方法,倾注全部心力保护草场;牦牛一身都是宝,长久以来被牧人视如家人,呵护备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被描摹得生动、感人,传递出直抵人心的深厚情感。

  “画面太养眼了”“现代人的内心,需要荒野的滋润”“绝美的镜头,让人神往青海”……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播出后,以精良的制作、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收获如潮好评。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国家公园不是人与自然的界限,而是人和自然共同营造的心灵家园、精神家园。我们希望展现不同个体与自然的互动,让观众深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李晓说。

  “我为什么坚持?为什么热爱?答案都在这部纪录片里,自然带给我的启发,我也想传递给更多观众。”山地摄影师葛玉修和野生动物打了25年交道,曾200多次到青海湖,25次到三江源,他用摄影作品见证了青海生态的改善。

  “1997年,我第一次在青海拍到中华对角羚,这在国内也是首次。此后,

  3 既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意义,也有对自然生态观的启迪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近年来,青海持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扎实推进,步入建园的关键节点;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蹄疾步稳,正在“三步走”战略中变蓝图为现实之景;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一方面通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的拍摄,吁求人们珍视自然风光、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该片也体现出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承担起为推进国家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对青海、对中国,甚至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视野在该纪录片片名就有体现。李晓介绍,“片名中‘我们的’有两层意义,一是不止青海,也不止中国,而是全世界;二是不止植物,也不止动物,而是全生态。”

  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放眼望去是辽阔的草原和大小的湖泊,鄂陵湖、扎陵湖更是碧波万顷、水天相接。在这里,保护生态环境,灭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公保一直认为,“高原鼠兔不是草场破坏的罪魁祸首”。在该纪录片中,公保通过给高原鼠兔的天敌——藏狐打造洞穴,邀请它们回到鼠兔密集的草原上来,维持生态平衡。

  “一个草场有一个草场的故事,动物的事情让动物来解决,高原生态就像是一幅拼图,要靠动植物和人类一起完成拼凑。” 公保告诉记者。

  攀岩走壁的“神秘大猫”雪豹,丰饶旺盛的山林、草海,四面环水的青海湖鸟岛……观众自然地跟随主人公的步伐,惊叹于生命的多样与繁茂,这些生命如大自然的向导,将人带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高原上有许多生命短暂、短时间盛放的植物,它们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绽放出植物的生命之歌,顺应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植物分类学者钟鑫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也领悟到,采集标本正是在享受纯粹的大自然,而现代人的内心也需要被大自然养育和滋润。

  作为生态文化类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从科学、诗意、纯粹、朴实的视角,来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去探讨发展与平衡,纯真与永恒。正如片中所言,这里是一些人的家园,也是更多人的远方,更是让我们凝视神往的国家公园。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纪录片《布达拉宫》:讲民族故事之精彩 彰中华文化之底蕴
2024-12-06
《我的阿勒泰》:大美新疆的诗意展示 心灵故乡的精神寄托
2024-07-16
任彧婵:小众题材走到聚光灯下——民族电影《过山榜》欣赏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