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吉和她的父亲》是1961年由峨眉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影片,由高缨编剧,王家乙导演,陈学洁、刘莲池、朱丹南主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彝族人民生活的影片。
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根据作家高缨的同名小说改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凉山的新面貌,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彝汉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影片中汉族石匠任秉清之女妞妞,5岁时被奴隶主抢进大凉山,后被奴隶马赫舍命救出并抚养成人。新中国成立后,已是工程队技师的任秉清随队来到地处大凉山的尼古拉达人民公社支援水库建设。他发现公社社长马赫的女儿、青年突击队队长达吉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在得知真相后,两个父亲都争着把女儿让给对方,而达吉对两个父亲也怀着诚挚的感情,从而围绕达吉的去留展示了三人的感情纠葛并最终获得圆满解决。
在民主改革之前,大凉山的彝族地区还处于奴隶制社会,马赫社长就曾是“奴隶娃子”。而在影片故事发生时,大凉山地区已由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处处洋溢着翻身的喜悦。
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影片的故事背景充满了幸福祥和、喜庆热烈的气氛。导演王家乙曾于1959年执导了影片《五朵金花》,因此,《五朵金花》中欢快而明朗的情调很自然地进入了《达吉和她的父亲》中。影片中的达吉被塑造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青春靓丽、充满干劲,是新社会劳动生产的青年带头人。青年们热火朝天地建设新凉山的社会运动,是两位父亲与女儿传奇故事的背景。
小说在被改编成电影时作出了一个关键修改,即两个父亲由原著中的“争女儿”改成了“让女儿”。这一修改实际上也让电影与小说之间,出现了叙事风格与时代文化表达的整体性差异。影片直抒胸臆地表现了民族团结的主旨,这一主旨来源于达吉的两位父亲完全利他主义的价值观,而这种观念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编剧借助达吉两位父亲的形象,塑造了除达吉之外的另外两个“社会主义新人”。而且,由于两个角色在“让女儿”过程中的心理矛盾互相作用,融合出一种共同的理想化人格,更演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特征。
影片中,更高的社会理想和崭新的社会制度,赋予了人们崭新的思想价值观念。真挚而纯真的情感战胜了隔阂与个人利害得失,而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的社会意识,也促使两位父亲为对方着想,愿意把幸福让给对方。《达吉和她的父亲》讲述了超越血缘、超越民族的情感,最后的“合家欢”显示的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胜利。
编剧“让女儿”这一改动的历史本质,是新中国文艺的文化建设。编剧在电影选题和创作时期,获得了原来创作小说时并不具备的创作动机。《达吉和她的父亲》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欢迎,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一,也揭示出新中国文化建设中民族团结这一新的价值导向被广大人民普遍接受的事实。
“民族团结”在《达吉和她的父亲》中并不是唯一的主题,影片中的民族团结主旨也显露出它的历史语境。“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民族大爱”,它联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民族知识系统和话语系统。《达吉和她的父亲》中的民族关系叙事,使得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话语得到了翻新和提升。民族团结叙事不可能孤立出现,它其实从属于更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