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2-24 浏览量:203256
德勒少爷:愿用毕生精力推广和传播藏族文化


    德勒少爷原名扎西德勒,因为与《西藏秘密》中的“德勒少爷”一角重名,他索性便将“德勒少爷”作为艺名。这些年,他接拍了十几部影视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少数民族角色。如电影《西藏谍影》中的郭日,《盗梦笔记》中的康巴部落头人,《至尊宝归来》中的那木扎勒,《峰回路转》中的洛桑,《掌舵人》中的魔影,电视剧《西藏苍穹》中的仲麦巴……

  但德勒少爷的人生又不仅仅只有电影,他还是一位歌者、舞者、诗人、模特,是中国儿童音乐剧研究会常务理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行动“爱心大使”……但无论做什么,藏族是他不变的标签,对藏族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他从事演艺事业的最大动力。

  拍摄《云上石头城》:石头村和老家特别像

  “我是云南的藏族人,老家就在迪庆香格里拉浪都村。《云上石头城》的拍摄地石头村和浪都村特别像,也是目前没有通村公路的村子。石头村地处半山腰,每天我们去村里拍戏,机器设备、服装道具等都要人背马驮。”说起电影《云上石头城》,德勒少爷打开了“话匣子”。

  《云上石头城》取材于真人真事,讲述了丽江一个风景绝美但相对闭塞的古老村庄,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撞后,老一辈和新生代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故事从石头村里传统的纳西族人家讲起——木家3个儿女从外地回到家中,准备合家欢度纳西族“三朵节”。让父亲木石龙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二木树从丽江城里带回时髦的汉族姑娘罗丽;小女儿木玉带回了大学指导老师——一个说着英语的老外,并且未婚先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罗丽又牵出老大木然和已故未婚妻春艳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云上石头城》取景于丽江,更是本土制作的电影。影片表现了纳西族包容、坚忍、忠贞、大爱、进取的意识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在剧中饰演的就是老二木树,他是一个村小老师,也是一个木雕艺术家。”德勒少爷说,这个角色和他特别有缘。

  当纳西族导演张春和第一眼看到德勒少爷时,就觉得这个帅气的年轻人正是自己要找的木树一角的演员,就赶紧让他试镜。当穿着纳西族服装的德勒少爷一亮相,张春和高兴得哈哈大笑,随即拍板说:“就是你了!”

  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剧组演职人员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村民的热情——剧组100多人分住在20多户村民家中,村里天天杀牛宰羊招待他们。“我因为吃素,就负责给大家切肉。”德勒少爷说,他特别享受那段拍摄的日子。因为在他看来,“当地人不仅人热情,包括他们的眼神、说话、生活节奏和状态,都和自己老家的人差不多”。

  《云上的石头城》云集了诸多“老戏骨”。国家一级演员赵晓明、韩月乔分别饰演木树的父母,祝新运演村长,梁春书演二叔。“能在片中与这些老师合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德勒少爷说。

  发行母语专辑:为了离梦想更近一些

  11月11日,刚刚忙完《云上石头城》全国公映宣传活动的德勒少爷,又参加了“非遗走进北京CBD”活动。该活动邀请了藏、彝、傈僳、白、苗、纳西、布朗等7个少数民族的代表进行非遗展演。作为藏族代表,德勒少爷在现场用藏语演唱了《思念》。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舞蹈,这也许是藏族人的天性。考大学时,为了实现唱歌、跳舞的愿望,我报考了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德勒少爷说,从那时起,他开始与北京结缘,与藏族音乐和藏族文化结缘。

  大学毕业后,德勒少爷曾加入音乐剧《天龙八部》的排练演出,月收入四五千元,但他总感觉这与自己的梦想有些距离。思索了好久,他下定决心辞职,到北京一家藏餐厅唱歌、跳舞。

  “老师和许多同学都不理解,怎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而且,在藏餐厅的收入每月仅有1400元,在北京生活都会成问题。但我却觉得,这种选择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也能够多认识一些各民族的朋友。”德勒少爷说。

  果然,在藏餐厅德勒少爷有机会认识了有着“中国NEW AGE音乐教父”之称的梁旭,并加入了由梁旭组建的“三时世界乐团”,在乐团担任主唱。这个乐团由10人组成,其中有藏、彝、纳西、傈僳等多个少数民族成员。

  2016年1月,在梁旭等朋友的帮助下,德勒少爷以藏族音乐人的身份发了首张纯母语专辑《欢天喜地》。专辑名字取自藏语,寓意“天地吉祥”,共收录了10首歌曲,采用的是藏族民间曲调。

  “这些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生死、信仰主题,表达了藏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美好关系。”德勒少爷说,“藏族民间曲调具有长足的生命力,经由一代又一代人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藏族文化保护: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大学期间,每年寒暑假,德勒少爷都会回到藏族聚居区采风,拜访民间老艺人。当初,他并没有什么目标,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然而,这个爱好在他大学毕业后,竟然成了他参与藏族文化保护的机缘,成了他希望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2013年,德勒少爷应邀参加了香格里拉音乐保护协会田野采风活动。为完成文化部的调研项目,团队10个人开着两辆越野车,花费4个多月时间,深入云南迪庆藏族地区,接触了很多民间艺人,共搜集整理了七八百首藏族歌曲。

  这次经历让德勒少爷终身难忘。“我才发现,本民族的文化才是自己的根基,更是民族的瑰宝。”德勒少爷说。回到北京后,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多做民族文化保护的工作。

  2014年,德勒少爷与一家留美教育机构合作,每年8月抽出10天时间,与学员组成团队,对藏族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他给项目起了一个十分庄严的名字——觐见不褪色的藏音。

  这两年来,德勒少爷和团队已经完成了“塔城热巴”和“尼西情舞”两个系列。其中,塔城热巴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它是流行在藏区边界的一种古老的藏族祭祀舞蹈,从传入至今,师传徒,父传子,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过。塔城热巴属古典舞型,是一种以击鼓为伴奏,由歌、舞、独白组合而成的大型集体歌舞。德勒少爷希望,能够将这些濒临失传的藏族歌、舞、乐传承和保护下来。

  “采风工作也使我完成了自我成长和蜕变。我始终认为,传播民族文化是要靠缘分和有福报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每一个有缘人的心里,播撒一颗感恩和向善的种子,并等待未来开花结果。”德勒少爷说。

  前不久,德勒少爷刚拍摄了香格里拉形象宣传片《世界的香格里拉》,成为香格里拉形象大使。“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要用生命去生活,用心性去表演;作为一个藏族人,我愿用毕生精力去推广和传播藏族文化。”德勒少爷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在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黄毅:民族电影是人类表达最理想的方式
2024-08-02
龙符:云南少数民族影视创作的“根”与“魂”在哪里?
2024-07-12
唐瑜:新时代民族电影的使命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