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5-11 浏览量:194000
北路壮剧:在传承创新中绽放艺术光彩

  剧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如何把壮剧艺术传承给年轻一代,将是北路壮剧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我的家乡在广西西部的百色市。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就会跟随父亲到各村屯去演壮戏。他是村里壮剧业余文艺队集编剧、导演和舞美于一身的老演员,是村里文艺宣传队的带头人。多年过去,我时常怀念当年村民演戏、看戏的热闹场景。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群体性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庙会等大型公共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各种群众聚集性活动暂时不能开展,喜闻乐见的壮剧不能出演,喧天锣鼓、悠扬乐声也听不见了。

  回看往年拍摄的百色市北路壮剧在各县乡村演出的图片,令人感到无比熟悉和亲切。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壮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艺术价值,也是壮民族断不了的文化魂和优秀的文化遗产。2006年,壮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表演风格、唱腔及伴奏乐器的区别,壮戏有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

  北路壮剧是说北路壮话方言的地方戏曲,发源于桂滇黔交界的广西田林县,流行于周边壮族和布依族地区,当地人称其为“土戏”。在以前,北路壮剧陪伴人们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日子,为农闲节庆平添了不少欢乐。

  █ “土戏”

  马骨胡独特高亢的弦音,一唱三叹的“乖呀咧”……当原汁原味的北路壮剧在桂西北的大山深处唱响,世代生息于此的壮家人无不心潮澎湃。

  北路壮剧萌芽于明代,成形于清朝康熙年间(1654-1722年)。经过几百年的前传后教,该剧种日趋丰富和完善,有着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其传统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对歌夫妻》《农家宝铁》《那妯姑娘》《侬智高》《刘二打番鬼》等。

  演壮剧、看壮剧是壮家人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壮剧是壮家人的“根”,男女老少都喜欢看、喜欢听。对许多人来说,外来剧再怎么好,也代替不了家乡的“土戏”。

  每逢婚嫁喜庆、节日歌圩,北路壮剧都是当地必不可少的重头戏。特别是春节期间,在田林、西林、凌云县的村屯里,几乎每天都有戏班表演。一旦哪个村子请来戏班,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要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赶来看戏。当戏台搭好,马骨胡的弦子响起,开场锣鼓敲起,大戏一唱就是几天几夜。每逢演出,戏台下,观众们看得兴起;戏台上,演员们演得忘情。树荫下、道路旁,黑压压坐满了人,整个村庄沉浸在祥和欢乐的气氛中。

  北路壮剧内容丰富,有两三个人的对手戏,也有十几人的群戏,主要分生、旦、武、丑四大行当。当地群众普遍了解一些壮剧节目的故事,如果不是很清楚,也可以从演员的服装、动作、表情判断他们的角色,看出大体的故事情节。

  人们看“土戏”很投入,遇到讲儿女不孝的桥段,很多老人会在台下边看边流泪。由于很多剧目都埋藏着笑料,因此演出过程中也会笑点不断,媒婆、小丑的诙谐动作常常把观众逗得开怀大笑。

  █ 艺师

  从清朝康熙年间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剧至今已产生了11代艺师(当地群众给历代艺深功高的壮剧艺人冠以“师”的尊号)。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第十代闭克坚是“新师”。

  谈及北路壮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师”闭克坚。老人已经辞世3年,他在继承和发扬北路壮剧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闭克坚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从8岁起开始跟父亲学乐器上台伴奏。12岁时,聪明伶俐的闭克坚师从第八代艺师黄福祥学艺,吹拉弹唱和旦角、小生各种角色表演样样精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对北路壮剧的曲调、唱腔和台步加以创新,把原来只有9个曲调的北路壮剧,发展到现在的40多个板调。

  北路壮剧的剧目曾经很多,但后来损失不少,留存的剧目少得可怜。因此,根据口头流传的资料,闭克坚逐个回忆、重新编写,使剧本质量大为提高,舞台艺术更加完善。

  闭克坚一生忙于演戏传戏,除了农忙时节,一年到头带着戏班到各地村屯演出,在桂滇黔三省区从事传统壮剧传授,被誉为“北路壮剧第十代新师”。他曾受聘于田林县北路壮剧艺术学校并任名誉校长。2008年,闭克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

  艺师在北路壮剧的艺术表演、继承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路壮剧有一套严格的仪式,如启动锣鼓、开台、踩台、出八仙、跳加官等,代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艺师承担着剧团的剧目创作、编排,壮剧技艺如曲调、唱腔、台步的传授,壮剧演出过程的谋划、管理统筹等工作,很多问题都需要艺师来解决。壮剧艺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担任的,必须是综合型的艺人,在壮剧团里样样精通并得到大家的公认。

  █ 传承

  尽管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包括北路壮剧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

  如何将北路壮剧传承发展下去?近日,笔者与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代表性传承人、田林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艺术研究室原主任黄志元进行了交流。

  黄志元从8岁起跟随父亲参加“土戏”演出,曾经当过民办教师,一直对“土戏”充满热爱。他学习写剧本、编剧排剧、教授学生,后来调动至乡文化站、县壮剧团主抓壮剧创作,使田林县先后发展了36个业余壮剧团,每年都举办壮剧汇演。他创作编写的《祭瑶娘》,讲述了瑶娘以歌传情,敢于冲破世俗偏见,打破族规,与壮族男子结为连理,并带着瑶族民间医术为壮族群众治病疗伤,给壮族村寨带来健康与欢乐的故事。2016年,这一反映壮瑶民族团结的壮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扶持。

  黄志元始终认为北路壮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特别是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目前,田林县有118个民间剧团,但演员老龄化、乐队老龄化、艺师后继乏人等,是黄志元最担忧的问题。“一个业余壮剧团一般40人左右。有的演员家里农事繁忙做不下去,有的生病演不了,有的女孩子远嫁、年轻人出去打工,因此,剧团的演员很不稳定。”黄志元说,演出的剧目也相对单一,仅限于几个老调曲目传统剧本,创新发展做得不够,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没有很好地挖掘整理,老百姓喜爱的新剧目不多,出现了创作、演艺断层的现象。

  的确,在这几年跟拍北路壮剧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演员是临时叫来的群众演员,上台只能跟着走台步,没有对白或演唱;还有一些是有人在幕后帮唱,台上的演员仅仅表演对口型。由于排练不充分,有些演员舞台表演动作生硬、呆板,演技相对不高,影响了艺术的观赏性。

  此外,北路壮剧的演出很多局限于民间层面,剧种的传承靠极少数民间艺师的口传身教,传播面非常有限。各地乡村剧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硬件滞后、服装陈旧、辅导跟不上等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剧团的正常发展。

  北路壮剧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改变以往民间剧团表演靠艺师在幕后指挥、演双簧戏,整场戏全靠导演临场发挥的随意性。这些年来,北路壮剧几代传承人都在不断探索。他们从剧本入手,选材贴近生活、主题鲜明,突出人物刻画,规范表演技艺,唱腔也从单一发展到多元。

  目前,北路壮剧剧目正逐渐丰富,由历代艺师移植、改编、自编和当地文化部门创作的剧目累计达300多部,且新剧创作不断涌现。新剧多为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新时代新事物新思想的作品,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审美需要,给壮剧自身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如今,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北路壮剧剧目创作,通过举办壮剧文化艺术节来提高其艺术水平,许多优秀剧目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国家级奖项。政府有关部门对继承和发扬北路壮剧也给予相应的支持,不仅请专业老师到各个剧团指导排练,还开展壮剧进校园活动,从小开始培养壮剧接班人。2019年6月,田林县第一小学举行北路壮剧进校园大课间操比赛。该校编创了一套以北路壮剧套路动作为主,融合壮族特色民族音乐并高度体现学生活泼性格的特色课间操。

  “只有以艺师编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为抓手,积极做好保护、继承和发展,才能使北路壮剧传统文化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黄志元说。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纪录片《布达拉宫》:讲民族故事之精彩 彰中华文化之底蕴
2024-12-06
《我的阿勒泰》:大美新疆的诗意展示 心灵故乡的精神寄托
2024-07-16
任彧婵:小众题材走到聚光灯下——民族电影《过山榜》欣赏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