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征片公告
2024-12-06
日期:2017-08-10 浏览量:196292
壮剧《第一书记》在京上演
近日,由广西广西德保县马骨胡艺术中心表演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该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选派3000名优秀干部到3000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背景,讲述了女博士刘萤担任南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奏响了广西“第一书记”这个群体向贫困宣战、建设美丽广西的时代乐章。
《第一书记》演出大获成功
在饰演南天村第一书记刘萤的演员哈丹的眼里,刘萤是一个年轻有为、吃苦耐劳、思想先进的新一代女书记。“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干劲,让人感动。她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这也是许多第一书记身上共有的好品质。”哈丹说。
为了塑造好第一书记的形象,主创人员多次深入山区农村采风和体验生活,实地了解了贫困山区的真实情况。“第一书记们都很年轻、能吃苦,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他们都在咬牙坚持。”哈丹说,“这部剧的所有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都是我们听到的、看到过的、曾经发生在第一书记身上的故事。这些故事感动了我们,也感动观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原副巡视员陈巧燕认为,《第一书记》啃了一块硬骨头。“它写的不仅是现实题材,而且是政策性很强的题材。这类题材不好写,特别是用戏剧的形式表现时,弄得不好,就很容易变成宣传和说教。”陈巧燕说。
“《第一书记》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多侧面、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不是僵化、符号式的,他们都卷入了戏剧冲突,在命运中沉浮和成长。这是令该剧显得生动、鲜活的要素,并使主题内涵能够通达至人生哲理的层面。”广西桂剧团原团长、一级导演马枥评价说,该剧是既有戏曲特性又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它兼顾了城乡新老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是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范例。
“戏曲之乡”的壮剧发展红红火火
1955年,德保县东安街业余演剧队将壮剧《宝葫芦》带到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会的大舞台,演出获得了优秀节目奖。
“当时,周恩来和刘少奇观看了演出。那次演出确立了‘壮剧’这个民族剧种在我国戏曲舞台上的地位。”德保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局长梁浩介绍说。作为自治区级的“戏曲之乡”,德保县不仅有专业的壮剧团,全县12个乡镇还有民间壮剧团50多个,壮剧发展得红红火火。
当《第一书记》被确定为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特别重视这次会演,派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全程指导演出。
“为了讲好这个主旋律故事,我们特别邀请了20名第一书记讲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带领主创人员深入偏远贫困山区体验生活,使排出的剧目有生活、接地气。”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唐红友说。
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第一书记》这台剧目也凸显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充分运用了德保山歌、那坡山歌、壮剧特有唱腔“呀哈腔”等民族元素;舞蹈创作也多以壮族劳作场面为基础,体现了火热的劳动生活。
入选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后,主创人员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创编,并邀请专家多次进行了指导和论证,又经过了多次精心打磨。
向贫困宣战的“现实版”仍在继续
“第一书记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很大、很好的作用。他们用智慧和知识带领百姓致富,用真诚和爱打开百姓的心锁,用执着和坚强带领百姓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是广西脱贫攻坚战中的典范和缩影。”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说。
目前,广西尚有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德保县也名列其中。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区、百色市的要求,德保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壮大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级收入、做好易地搬迁等工作,以产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德保县是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县。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民委专门印发了《国家民委“十三五”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将重点开展加大投入促进增收脱贫、开展教育科技人才帮扶、支持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6项工作,力促2018年德保县实现脱贫摘帽。
“国家民委连续帮扶德保县20多年,不仅派驻了大批干部人才,而且给予资金、物资和项目支持,帮扶工作覆盖了民生各领域,有些产业和项目已经开花结果,百姓得到了很大实惠,大家反响非常好、评价非常高。国家民委领导也经常到德保为我们加油鼓劲儿,让全县人民感觉到了国家民委对我们的关怀和温暖!”石永超说。
《第一书记》演出大获成功
在饰演南天村第一书记刘萤的演员哈丹的眼里,刘萤是一个年轻有为、吃苦耐劳、思想先进的新一代女书记。“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干劲,让人感动。她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这也是许多第一书记身上共有的好品质。”哈丹说。
为了塑造好第一书记的形象,主创人员多次深入山区农村采风和体验生活,实地了解了贫困山区的真实情况。“第一书记们都很年轻、能吃苦,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他们都在咬牙坚持。”哈丹说,“这部剧的所有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都是我们听到的、看到过的、曾经发生在第一书记身上的故事。这些故事感动了我们,也感动观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原副巡视员陈巧燕认为,《第一书记》啃了一块硬骨头。“它写的不仅是现实题材,而且是政策性很强的题材。这类题材不好写,特别是用戏剧的形式表现时,弄得不好,就很容易变成宣传和说教。”陈巧燕说。
“《第一书记》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多侧面、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不是僵化、符号式的,他们都卷入了戏剧冲突,在命运中沉浮和成长。这是令该剧显得生动、鲜活的要素,并使主题内涵能够通达至人生哲理的层面。”广西桂剧团原团长、一级导演马枥评价说,该剧是既有戏曲特性又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它兼顾了城乡新老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是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范例。
“戏曲之乡”的壮剧发展红红火火
1955年,德保县东安街业余演剧队将壮剧《宝葫芦》带到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会的大舞台,演出获得了优秀节目奖。
“当时,周恩来和刘少奇观看了演出。那次演出确立了‘壮剧’这个民族剧种在我国戏曲舞台上的地位。”德保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局长梁浩介绍说。作为自治区级的“戏曲之乡”,德保县不仅有专业的壮剧团,全县12个乡镇还有民间壮剧团50多个,壮剧发展得红红火火。
当《第一书记》被确定为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特别重视这次会演,派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全程指导演出。
“为了讲好这个主旋律故事,我们特别邀请了20名第一书记讲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带领主创人员深入偏远贫困山区体验生活,使排出的剧目有生活、接地气。”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唐红友说。
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第一书记》这台剧目也凸显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充分运用了德保山歌、那坡山歌、壮剧特有唱腔“呀哈腔”等民族元素;舞蹈创作也多以壮族劳作场面为基础,体现了火热的劳动生活。
入选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后,主创人员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创编,并邀请专家多次进行了指导和论证,又经过了多次精心打磨。
向贫困宣战的“现实版”仍在继续
“第一书记在广西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很大、很好的作用。他们用智慧和知识带领百姓致富,用真诚和爱打开百姓的心锁,用执着和坚强带领百姓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是广西脱贫攻坚战中的典范和缩影。”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说。
目前,广西尚有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德保县也名列其中。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区、百色市的要求,德保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壮大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级收入、做好易地搬迁等工作,以产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德保县是国家民委定点帮扶县。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民委专门印发了《国家民委“十三五”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将重点开展加大投入促进增收脱贫、开展教育科技人才帮扶、支持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6项工作,力促2018年德保县实现脱贫摘帽。
“国家民委连续帮扶德保县20多年,不仅派驻了大批干部人才,而且给予资金、物资和项目支持,帮扶工作覆盖了民生各领域,有些产业和项目已经开花结果,百姓得到了很大实惠,大家反响非常好、评价非常高。国家民委领导也经常到德保为我们加油鼓劲儿,让全县人民感觉到了国家民委对我们的关怀和温暖!”石永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