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29 浏览量:195211
民族语电影译制: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关注电影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元素,译制更多的电影,对于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的作用不能小看。其中最受益的,自然还是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创造。

中影译制中心与新疆相关单位进行了电影《画皮》的柯尔克孜语译制的尝试,这个成果可以促进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交流。这个探索方向对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是多赢的创意,前景十分广阔。

以往,一部电影在内地公映一年甚至两年后,少数民族地区才能看到这部影片。如今,这一时间周期已缩短至半年甚至更短,这要归功于少数民族电影译制工作“五年磨一剑”的丰硕成果。

你看——傍晚时分,一支流动放映队来到了哈萨克族聚居区,为他们带来了新疆题材的电影新片《真爱》。一位哈萨克族老人和家人走出毡房,招呼着伙伴们一起到文化广场看电影。《真爱》此时正在北京市社区放映,那是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所做的公益放映活动。而在哈萨克族聚居区放的影片还有特殊之处——对白被翻译成了哈萨克语,不大听得懂汉语的哈萨克老人看着银幕上的新疆故事,听着哈萨克族母语,甭提有多么幸福了。

你再看——四川凉山的彝族聚居区,在一部放映的香港电影中,主演刘德华说着很溜的彝语台词,汉族放映员边放边看却不知所云,而彝族百姓们看着听着却乐开了怀。不用说,给大明星们配的彝语,翻译得很地道,讲得也很地道。

还有呢,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中法合拍片《狼图腾》,在内蒙古自治区同时放映时,可是蒙古语版的。

最近一次研讨会,我遇上了中影译制中心的译制专家,从他那里了解到,2014年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的放映场次超过了20万场,覆盖各族群众4500万人。

这些了不起的译制工作,是由中影集团数字制作基地的北京影视后期制作分公司译制中心,以及几家地方译制中心共同承担和完成的。地方译制中心包括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西藏广播电影电视藏语节目译制中心、新疆广播影视译制中心、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甘肃民族语译制中心、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四川康巴)、四川省凉山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延边朝鲜语电影译制中心、云南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

借此,无论如何都要给这些译制中心点赞,并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是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幕后英雄!难怪中影译制中心刚获得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2014年,中影译制中心自身就完成故事片可译制素材82部,科教片28部。全国各省的11个译制中心共完成4000部译制片,包含了17个语种的35种方言,可译制素材累计已达500多部。

令笔者大受启发的是:现在全国故事片年产量已超过600部,其中少数民族元素的影片为数不少,利用好这些影片资源,价值可观、意义重大,它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中影译制中心与新疆相关单位进行了电影《画皮》的柯尔克孜语译制的尝试,这个成果可以促进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交流。这个探索方向对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是多赢的创意,前景十分广阔。还有,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天琴》、《阿佤山》译制成越南语和柬埔寨语,可以开辟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一条新路。朝鲜语电影的译制工作,也拓展了中韩文化和中韩电影的交流互利。

关注电影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元素,译制更多的电影,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作用不能小看。比如,中影译制中心以往译制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虹猫蓝兔火凤凰》、《昆塔:盒子总动员》等,就可以为少数民族家庭提供老人与孩子共同观赏的条件。老人可以给孩子讲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语言,可以从小在孩子心里播下“了解本民族,热爱大家庭”的种子。但其中最受益的,自然还是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创造。

在电影的译制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词语还没有出现在编译局的词库中,也一定会出现译制片先于编译局“定语言”的情况。其实,让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了解掌握当今社会最新的网络语言、科技专用名词等,不能只靠汉语的音译,民族语言同样需要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这样,才能赋予古老的民族语言更顽强的生命活力。就此而论,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功德无量!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征片公告
2024-12-06
音乐剧《景迈有嘉木》 演绎茶山茶人新故事
2024-12-06
用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电视剧《日光之城》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