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2-17 浏览量:193408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平方千米。

迪庆州下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2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个自治县。境内有藏、僳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千人以上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6种。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迪庆州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民族文化与民间信俗、宗教信仰之间的固有关系,以及多民族生活定居方式的不同,在迪庆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古老村镇等,这些人文资源往往是承载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的空间载体。

截止2014年,迪庆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3处。独克宗古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叶枝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洛吉乡尼汝村、尼西乡汤堆村、三坝乡白地村、燕门乡茨中村、云岭乡雨崩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曲艺《格萨尔》说唱、维西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香格里拉县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烧造技艺;5名传承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0月15日,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民族歌舞

迪庆州各民族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往往就体现在世代不衰的民间歌舞之中。娱乐时,歌舞助兴,劳作时,以歌相伴,敬神祈福,婚丧嫁娶,迎宾送客,谈情说爱,独特的歌舞都是少不了的表现形式。在迪庆境内流行的独具特色的歌舞文化有:藏族的弦子、锅庄、热巴、情舞,僳僳族的阿尺木刮,纳西族的阿卡巴拉,汉族的从中原流入的大祠戏等。

锅庄藏语称“卓”,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自唱自舞,边唱边舞。迪庆锅庄特色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奔子栏锅庄颇负盛誉,曾多次飘洋过海出国演出。锅庄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犹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脱,豪放稳健,有如雄鹰展翅。

弦子舞是藏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时边拉弦边舞边唱。弦子的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绷成,琴筒用木制成。迪庆德钦弦子较有名,其音乐主旋律欢快流畅,舞蹈奔放热情,刚柔兼备。流行于维西塔城的热巴舞被称为古典热巴,历史悠久,独树一帜。表演时独白、说唱、起舞相互交织,男持铜铃,又执手鼓,铃鼓声和舞步随着曲调和情感的起伏而高低舒缓。主要内容为敬颂佛祖菩萨,禳灾,祈求生活幸福,风调雨顺。尼西情舞流传于香格里拉尼西及毗邻地区,是男女青年欢聚时的娱乐性歌舞。表演时男女各站成一横排,边歌边舞。尼西情舞既吸收了弦子舞的飘逸,又揉合了锅庄舞的矫健豪放,形成了热烈欢快、典雅华丽的艺术风格。

阿尺木刮译为“山羊的舞蹈”,是流传于维西僳僳族地区的民间歌舞,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边跳边歌,舞蹈 队形变幻无穷,舞步整齐刚劲有力,节奏感强,无论从唱腔到舞蹈动作都明显地带有模仿山羊的特征,是原始古朴的僳僳族歌舞。阿卡巴拉流传于香格里拉白地,是纳西族的著名民间歌舞,边歌边舞,走、迈、跺、跳是其基本的舞蹈动作,曲调柔美抒情,旋律欢快流畅。

此外,迪庆各民族中,流传着数不胜数的民歌,其中有劳作歌(舂墙歌、犁牛调、丰收歌、赶马调等)、情歌、恋歌、情卦、说唱茶话会等。

宗教文化

迪庆州宗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多种教派并存。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东巴教、道教、原始宗教在这里和睦相处,形成了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殿堂。迪庆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多元性,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和交融性。这种从冲突、抵制到包容、交融的过程,或许正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中所说的一句至理名言:宝石是多面体的,而且许多宗教都可能有自己适度的真理。正是这种共存性和交融性,使这块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原,形成了诸神并存的圣地。香格里拉县城大龟山,道观佛寺同居一山;维西康普寿国寺,一楼供奉藏传佛教的神灵菩萨,二楼却为道教八仙过海图;在中西文化合壁的德钦茨中天主教堂外,就是藏传佛教的玛尼堆。

藏传佛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于建筑、雕塑、绘画、文字、音乐、舞蹈、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精华的汇集。在迪庆流传的藏传佛教有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等。藏传佛教是迪庆香格里拉的主体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享誉世界的东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古老原始宗教基础上吸纳借鉴藏族苯教一些仪轨而形成的纳西族的宗教。东巴教经典以象形文字——东巴文记录,是迄今还“活着”的古老的文字之一。东巴教没有固定的寺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以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东巴教的发祥地就在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一带。

基督教于20世纪初传入迪庆,主要在澜沧江沿岸的僳僳族聚居区传播和发展。英国传教士为了能在怒江、迪庆一带的僳僳族中传教,创制了拉丁化的僳僳文,并用僳僳文翻译了《圣经》。随着僳僳文字的推广,基督教在僳僳族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天主教于1848年以后传入迪庆,在经过中西方思想和观念的交锋撞击后,得以在澜沧江峡谷一带传承。岁月流逝,当年传教士的身影早已消匿,然而澜沧江峡谷的信徒民众仍在用优美的藏文书写《圣经》,用动听的藏语一遍遍诵着给主的赞美诗。

道教在明末清初随着汉族的迁入而传入迪庆。此外,迪庆还有彝族的毕摩教、僳僳族的堆玛、尼扒、尼玛等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等。

特产

白雪茶

白雪茶又名地雪茶,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清香回甘,微苦,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能降血脂、减肥、醒脑、清热解暑、生津、润肺、止咳,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咽夹炎等有显著疗效。

香格里拉松茸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因其生长在松、栎林地,菌蕾期状如鹿茸而得此名。亦称松蕈、杉蕈、合菌、台菌、松口蘑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历史上,在日本是贡品之一,是高级酒宴的名菜之一,深受日本人喜爱,日本人以吃上松茸为荣。

藏香猪

被称为隐秘村的尼汝,是香格里拉县纯藏乡猪的主产地之一,如今的尼汝村已是世界生态第一村,尼汝藏香猪以其肉质细嫩、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著称,让食客赞不绝口。

旅游

迪庆主要旅游景点: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三江并流风景区、梅里雪山、虎跳峡、长江第一湾、哈巴雪山、白芒雪山、碧塔海、纳帕海、属都湖、明永冰川、松赞林寺、东竹林寺、小中甸草原、月亮湾大峡谷、白水台、寿国寺、茨天天主教堂、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世人寻觅已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纳帕海

纳帕海藏语里的“纳帕海”是“森林背后的湖”。它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湖,一年四季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色。在夏秋之交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草原,是花海草甸和青稞交织的地毯,而冬季这里又变成一片宽大的水域,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汉语为“归化寺”,距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为云南藏族佛教较大的名寺。

白水台

白水台纳西语称白水台为“拜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是中国较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它还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香格里拉大峡谷

香格里拉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部80多千米处,因峡谷一头名“香格”,另一头名“里拉”,故名香格里拉大峡谷,据说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说的“蓝月亮峡谷”就是这里。

虎跳峡

虎跳峡,顾名思义,因传说有虎从江心巨石跃过而得名,是世界上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著名峡谷。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姆撒国际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绝美。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2015-12-20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2015-12-20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