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30 浏览量:199213
呼和巴特尔:此生痴情民族影视

人们对“制片人”这个职业并不陌生,但好多人认为制片人是单纯的投资者或是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其实,制片人是负责统筹指挥影片筹备和投产的“老板”,他对剧本、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有很大的决定权。

呼和巴特尔就是这样一位已经创作了3部电视连续剧《青年乌兰夫》、《我的鄂尔多斯》、《嘎达梅林》和1部电影《警察日记》的制片人,这个个头不高的蒙古族汉子,见人面带三分笑,说起话来字斟句酌,非常谦虚,做起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绝不凑合的人”。

《嘎达梅林》:打破了民族题材不被看好的魔咒,荣获飞天奖二等奖

呼和巴特尔制片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选的都是“当时最好的导演、编剧或演员”。

蒙古族是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每个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英雄情结,呼和巴特尔是听着嘎达梅林的故事长大的,和这位英雄的情缘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一直有把嘎达梅林搬上荧屏的梦想。

2006年,呼和巴特尔找到南京,把自己想拍嘎达梅林的想法告诉朱苏进。当时,朱苏进是中国最前沿的大腕编剧,因为赶剧本没有空档,呼和巴特尔也只好另寻他人。以后的两年里,他曾见过很多编剧,都被自己一一否掉了,他说:“聊几句就会发现这些编剧给不了我想要的感觉。”

2008年底,呼和巴特尔又去北京见朋友介绍的编剧,谈《嘎达梅林》剧本,谈了半天还是没说到他心坎上。那个编剧离开之后,呼和巴特尔有些沮丧,他突然想到,朱苏进的剧本应该赶出来了吧?于是,他又一次拨通朱苏进的电话,朱苏进说他也在北京。

两人约好在国防大学见面。可呼和巴特尔错把空军指挥学院当成了国防大学,开车走错路后,为了不让朱老师等,他雇了一辆出租车在前面带路赶到国防大学。下车见到朱苏进后,呼和巴特尔赶紧给出租车付了钱,道了谢。正是这个小插曲让朱苏进感受到了这位蒙古族青年的热诚与执著。

当记者问为什么一定要和朱苏进合作?他说:“剧本乃一剧之本,可不能对付。”

电视剧《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叙事长诗。这首蒙古族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叙事诗,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达尔罕王爷勾结军阀开垦科尔沁草原,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率领蒙汉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封建王爷和军阀的故事。

呼和巴特尔为《嘎达梅林》剧本单集出到了当时的全国最高价。后经朱苏进介绍,请来了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2009年9月,《嘎达梅林》在锡盟正蓝旗开机。

没想到,《嘎达梅林》剧组在声势浩大地开机一周后就遭遇合伙人撤资。呼和巴特尔就像一个蹬着云梯攀登顶峰的人,爬到半山腰,梯子被撤走了,怎么办?

按照行业规矩,影片一开机就该把编剧稿费付清。呼和巴特尔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朱苏进。他再次赶往南京讲明情况,表明了自己要拍下去的决心,请求朱苏进保守剧组合伙人撤资的秘密。如果导演、演员、剧务等知道剧组一开机就没钱,肯定会炸锅,会散伙,他也会因此身败名裂。朱苏进再次被他的真诚打动,说:“只要你好好把片子拍出来,稿费的事,以后再说。”

呼和巴特尔开始了艰难的“找”钱过程。他要在60天内堵上1000万的大窟窿,无奈之下把弟弟在国外留学期间赚的钱也拿来用上了,他甚至跑到鄂尔多斯去借贷。这时,一些企业界朋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解决了部分资金,可这些钱离顺利杀青所需资金还远远不够。那年冬天的雪特别大,汽车在路上行驶不停地打滑,呼和巴特尔就这样不停地奔波着。

拍摄阶段全部完成后,导演陈家林让会计计算剧组距杀青还需要多少资金,业内人士都知道杀青是需要一大笔钱的。呼和巴特尔就是因为没有钱才不敢宣布杀青,此刻他跑到嘎达梅林的故乡通辽,向通辽市领导说明了自己的难处。通辽市当即决定拨款150万支持《嘎达梅林》剧组。

回到拍摄地呼和巴特尔把此行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但他没有说这150万只是杯水车薪。从合伙人撤资开始,他为了保住剧组资金短缺的秘密,已经养成了和大家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公布完这个消息,他心里空空的,不说话,他在盘算资金到位之前日子怎么过。看到呼和巴特尔愁眉不展的样子,坐在一边的陈家林从兜里掏出一张银行卡扔给他,说:“这是我的全部家当,快给大家发了杀青吧。别硬撑了,我早就看出你没钱了。”

《嘎达梅林》在央视播出后,打破了民族题材不被看好的魔咒,荣获飞天奖二等奖。

《我的鄂尔多斯》:“人祸”“天灾”,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

2003年,呼和巴特尔开始筹拍他的第二部作品——电视连续剧《我的鄂尔多斯》。拍摄过程中,正好赶上非典。

《我的鄂尔多斯》是一部以抗战故事情节为主线,成陵西迁为背景,该剧重点塑造了3位历史人物——沙王、德王、达王,反映了当时蒙古族对未来、对命运的抉择,以及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决心,是由中央电视台和鄂尔多斯政府合拍的一部片子。

呼和巴特尔从小就有个文学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19岁加入包头作协,开始在《鹿鸣》、《延安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后来由于母亲病重,他无奈之下放弃梦想,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但在他的心里,作家是无所不能的,所以,筹拍《我的鄂尔多斯》时,他不但选了鄂尔多斯的本土作家肖亦农作编剧,还选了内蒙古某著名作家做导演,由于其人导演经验不足,在拍摄过程中与工作人员偶有摩擦,开机一个月后因意见分歧演员集体罢演。

一部片子,换导演就意味着被换下去的那个导演所决定的一切都宣布作废,前期所有投资将付之东流。若不换导演,只能“将就凑合”,况且那个时候影片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呼和巴特尔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换导演。

他把中国著名导演都晓请到草原,重新开机。《我的鄂尔多斯》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就像它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

“人祸”过后又遇“天灾”。

当剧组再次开机,非典来了,来得气势汹汹。非典指挥部要求所有剧组尽快解散。这个时候解散剧组,对一个弹尽粮绝的制片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非典属于“难以预料且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有这样一个巨大的借口,他完全可以说“各回各家吧”,并且不用为此承担丝毫责任。

呼和巴特尔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

呼和巴特尔找到非典指挥部一再请求,指挥部允许他在草原上把戏拍完,但要绝对封闭,只准他一人进出剧组以保证后勤供给,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出。

呼和巴特尔所遭遇的困难绝不止于此,《我的鄂尔多斯》剧组曾经有账户上仅剩100多元伙食费的时候,却无一人离开。做到后期就更难了,呼和巴特尔到处找钱,求亲戚,找朋友,拜老祖宗……天无绝人之路,片子搁浅近两年后终于和观众见面。

此时,再讲述这些经历,呼和巴特尔轻松的样子好像在讲一个笑话。他说:“所有磨难,都是老天派来考我的。《我的鄂尔多斯》剧组被换掉的那个导演,是我人生路上的老师,他给我出了个难题就走了。还好,我考过了,成绩也不错,《我的鄂尔多斯》获得了建国60年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一等奖。”

《警察日记》: 唯一一部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王景春藉此荣登影帝宝座

2013年7月23日下午,电影《警察日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相关领导和总制片呼和巴特尔,主演王景春、陈维涵等出席了首映活动。影片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公安局局长郝万忠的真实事迹。1997年,28岁的郝万忠当上了刑警,郝万忠从当刑警到他41岁在体能训练时,突发心脏病殉职的14年间,成功破获了2000多例刑事案件,解决了民工讨薪、群体性煤矿罢运等尖锐社会难题,留下了68本工作日记。其中写满了他对每个案件的详细分析、记录,对工作和人生的感悟。影片以郝万忠的日记贯穿,配合富有想象力的镜头语言和严谨独特的叙事逻辑,既呈现了生活真实的质感,又充满表现主义的主观写意。1998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发生了一起命案,有一家3口被杀,至今未能破案,成了悬案。当时,郝万忠是这起案件的专案组成员之一,后来他离开了东胜公安局,却始终牵挂着这起案件,他一直认为自己对不起这3个死去的冤魂。在他离世前一个星期,还在日记上分析这个案子,这起悬案贯穿剧情始终。

该片由宁瀛执导,王景春领衔主演,总制片人是呼和巴特尔。《警察日记》是呼和巴特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此前,他一直着迷于拍摄蒙古族英雄题材的电视剧。

《警察日记》于8月份全国公映后,令人耳目一新。10月25日,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警察日记》是唯一一部入围此次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主演王景春以精湛的演技诠释了郝万忠从入职到去世14年的刑警生涯与感人故事,藉此摘获了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大奖,荣登影帝宝座。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9大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以及柏林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知名电影节齐名,为亚洲最大的电影节。

呼和巴特尔与这部电影的缘分始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著名记者汤计。2011年5月,准格尔旗公安局长郝万忠牺牲后,汤计应邀前去采访郝万忠的先进事迹。随着采访的深入汤计被这个人物深深感动了。回到呼和浩特就去找了呼和巴特尔。呼和巴特尔一听是公安战线的典型人物,说实话,他对拍摄这类题材没有一点把握。但是汤计硬是建议他了解一下这个典型,之后再决定拍不拍。碍于朋友情面,他很不情愿地跟着汤计去了鄂尔多斯。当呼和巴特尔仔细地读完了郝万忠的68本工作日记,带给他的是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下定决心要拍摄这部电影之后,呼和巴特尔就开始物色编剧和导演。著名导演、著名编剧一个一个地谈,可总是找不到感觉,接下来,呼和巴特尔又找到了曾经成功撰写了《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等电影剧本的著名编剧芦苇。芦苇在了解了郝万忠的事迹后对呼和巴特尔说:“这个剧本应该写出一个中国基层公安局局长真实的生存工作状态,写他们的困惑。不要试图去瞎编故事,不要人为地去拔高刻画人物。其实,这个人物本身的真实故事就已经特别好了。”芦苇的创作观点虽然与呼和巴特尔的拍摄初衷不谋而合,可芦苇没有时间来写这个剧本。

正在为剧本和寻找导演发愁的呼和巴特尔躺在床上,随手拿起一本《艺术电影速查手册》随意翻看,突然看到介绍一部名叫《民警故事》的电影,导演名叫宁瀛,描写的是北京一名片警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创作手法又特别接近呼和巴特尔拍摄郝万忠事迹的初衷。

呼和巴特尔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去与宁瀛面谈的,结果见后一谈,宁瀛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警察日记》所有的台词故事都是郝万忠日记里面的话。呼和巴特尔的一些朋友看完电影之后说:“没想到这个片子拍的和我们想象的英模人物一点也不一样”。业内人士在观看了影片之后评价:“剧作扎实,人物塑造可信,整体流淌着纪实美学的庄严和写实的哲学魅力。”

电视连续剧《青年乌兰夫》是呼和巴特尔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当时他27岁,有一家文化公司,有着文学梦。13年后的今天,正在公演的电影《警察日记》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从电视剧到电影,从民族题材到社会关注题材,呼和巴特尔用了10多年的时间在实现着自己文学梦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成熟的制片人。

10多年的坚持,改变的是岁月,没被改变的是他的梦想、他的悲剧情怀和英雄崇拜。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黄毅:民族电影是人类表达最理想的方式
2024-08-02
龙符:云南少数民族影视创作的“根”与“魂”在哪里?
2024-07-12
唐瑜:新时代民族电影的使命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