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23 浏览量:194911
电影《格萨尔藏戏》:让格萨尔文化在情境保护中焕发新机

  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格萨尔藏戏》,讲述了草原上的孩子扎德一心想要学习《格萨尔》藏戏表演的故事。沉迷《格萨尔》藏戏的小扎德,偷偷地跑到县文化馆艺术团参与《格萨尔》演员角色选拔。他的执着最终打动了县文化馆馆长,馆长答应在业余时间教他表演《格萨尔》藏戏。

  扎德的故事是史诗《格萨尔》活态传承的缩影。千百年来,《格萨尔》史诗说唱文化持续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深刻影响藏族民众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惯制、社会制度的活态文化。2006年,《格萨(斯)尔》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我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享有“中国《格萨尔》之乡”的美誉。在国家、青海省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获批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于2016年正式实施。

  实验区成立以来,果洛人不忘初心,以“一县一策、一项一策、一人一策”的原则落实保护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文化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实验区内的文化遗产、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果洛已拥有国家命名的马背藏戏团6家,其他藏戏团29家;《格萨尔》传习所(点)76家;《格萨尔》风物遗迹名录132处。

  ◆  寻根、护根,推动《格萨尔》文化发掘保护

  《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核心、两条脉络、三位一体、四大体系、五大工程、六大板块”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布局。这样的思路源于“功能—情境—角色”的非遗保护理论,积极保护以《格萨尔》文化遗迹为代表的历史情境及非遗传承人,创设《格萨尔》文化的原生情境,让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文化保护创新的主体,让《格萨尔》文化生态这棵“大树”越长越大。

  格萨尔遗迹遍布果洛州,至今保存着传说中的赛马称王地、狮龙宫殿、龙恩寺、阿尼玛卿雪山、年保玉则雪山等大批知名遗迹。还有一部分遗迹藏于“隐秘的角落”,由于交通不便,只限于部分村民所知。为此,实验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实施了重点遗迹的修缮工程。如达日县狮龙宫殿作为格萨尔王的驻地,启动了狮龙宫殿非遗保护中心修缮项目,这是果洛州最重要的历史抢救保护工程。

  为摸清家底,实验区还持续开展“寻根行动”,对非遗资源开展再调查。以《格萨尔》史诗音乐抢救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寻根工程深入民间,寻访到《格萨尔》文化传承艺人60余名,搜集整理《格萨尔》唱调120余首,其中23首经典曲调被制作成光碟发行。今年,果洛州还将完成《果洛童谣》的搜集、整理、出版、发行等工作。

  寻根的同时更要护根。非遗保护传承不是单纯地强调保护有形的内容储存,还要保护创造史诗内容的传承人群体,传承鱼水交融的文化生态氛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格萨尔》说唱传承为核心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技艺、医药、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非遗传承人是“活”的宝贝,保护他们,就等于保护《格萨尔》文化的源头活水。

  以史诗说唱为例。史诗说唱传承人在传统社会中承担多重角色。经过多年的保护,在果洛州民间婚礼等重大仪式上,史诗说唱已经成为了仪式的重要部分,为人们所接受。

  已故国家级史诗说唱非遗传承人格日尖参的故事值得一提。他原是一名普通的牧民,由于其杰出的说唱天赋,果洛州政府经专家推荐,专门给他安排了单独的工作室并发放津贴,安排其定期去学校担任说唱教师,向孩子们传授说唱技巧。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格日尖参的工作热情,他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事业中,为学生授课,而且作为一名掘藏艺人,他还完成了百篇史诗部本,成为当地最有名望的掘藏艺人之一。

  寻根、护根的举措,让古老的《格萨尔》文化拥有更多的现代载体。通过全民参与、全境营造、媒体融入等方式,《格萨尔》文化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的媒介传播形态:《格萨尔》文化系列丛书五卷本付印出版,英雄史诗系列音乐舞剧《魔岭之战》全面排练,《格萨尔》史诗说唱电视栏目开设,首部果洛电影《格萨尔藏戏》已完成拍摄,并于今年1月正式上映。

  ◆  激发、造境,焕发《格萨尔》文化生命力

  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理念的指引下,实验区聚焦传承机制创新,通过“专门场所+专业培训+特色支持”来培育非遗传承的新群体。

  果洛州制定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千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依托青海省内及对口帮扶的上海大学,先后举办16期培训班,培训1000余人次。班玛县的谢格太正是培训班的受益者之一。

  谢格太出身黑陶世家,自小就跟随父亲旦正杰学习黑陶、泥塑、面具制作。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谢格太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开始用产品讲述格萨尔故事,他希望这项民族传统技艺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

  文旅融合背景下,果洛州还不断适应市场和时代发展需求,推动非遗文旅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非遗+文旅”品牌。果洛州探索非遗传承新模式,搭建非遗项目对接平台,基于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格萨尔赛马称王等知名IP开发文创产品,组织“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设计旅游特色产品。史诗故事与非遗产品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史诗文化的宣传载体,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还让非遗文化涵养滋润游客与当地民众,延续新时代史诗的生命。《格萨尔》非遗保护工作迎来从过去的抢救非遗向创新非遗、发展非遗转变的机遇期。

  情境保护是《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通过节庆民俗活动和影视多元媒介等方式来提升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地保护文化生态。

  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文化艺术节迄今已经举办四届,每年的场景设置都与《格萨尔》文化密切相关。赛牛、赛马、射箭等经典活动配上非遗歌舞表演,既满足了牧民精神生活需求,也弘扬了独具特色的“格萨尔·玛域达日”文化品牌。

  史诗说唱音乐节是果洛州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情境营造实践。史诗说唱借力当代语境下的音乐节,将传统的无伴奏说唱与现代乐器、灯光、乐队相结合,打造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同时,音乐节也聚集了不同地区的歌手、艺术家,让史诗说唱在不同类型音乐的碰撞中,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倾听和喜爱。

  《格萨尔》文化具有一定的技艺门槛,“从娃娃抓起”普及《格萨尔》非遗也是重要的着力点。实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果洛州组建了玛沁县等4个县、乡、村《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合唱团精心编练了《寻梦格萨尔》等剧目,相继前往北京、西宁、贵州等地演出,用优美的童声演绎《格萨尔》史诗,赋予了《格萨尔》史诗年轻的活力,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随着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的推进,《格萨尔》文化在新时代的保护和传承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征片公告
2024-12-06
音乐剧《景迈有嘉木》 演绎茶山茶人新故事
2024-12-06
用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电视剧《日光之城》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