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11 浏览量:202398
艺术电影的发展需要合力推动——有感于《百鸟朝凤》的院线奇遇
    ●艺术电影的发展,不能将焦点放在院线,不能仅靠行政拨款,也不能只靠导演才华和年轻人的继承,而是要靠资本的深层理性的觉醒,靠出品方、院线、营销等众多领域的力量。

  ●中国的民族题材电影作为艺术电影的重要平台,与世界范围内民族电影的崛起一样,将凭借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以及电影人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日益发挥出生力军的作用。

      世界虽然很大,但有的事只有中国才有,比如电影制片人给院线经理们下跪,一跪能从原来只有几百万元的票房变成产出过亿元的票房。其实,七八年前我们就遇到过这种坎儿。比如,著名蒙古族导演麦丽丝的作品《圣地额济纳》摄制完成后,院线经理没时间看片,只听片名就说不灵,建议改为“火箭情史”之类有商业诱惑的名字,但出品方坚持使用“圣地”二字不容改名。结果,《圣地额济纳》在院线完成了只排早场、冷场的“一日游”。

  如今的文艺片“走心不走肾”,院线影片则“走肾不走心”,和院线要票房无异“与虎借皮”。但那时民族题材电影“与虎借皮”不成,却也没有下跪,而是创办了北京民族电影节(展),先筑底,后升华,打起了持久战——这是没有下跪反而站直了。

  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2014年拍摄完成后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首映,有专家感慨:“这么好的电影怎么就进不了院线上映呢?”事实上,专家看电影是不买票的,而且还有审片费呢,所以他们说了没用。终于,在“影坛大侠”方励等人的义举下,《百鸟朝凤》于2016年5月进入院线。此时,正值除《美国队长3》外暂无大片横行的档期,国产片无吸金之作,可谓天赐良机。但《百鸟朝凤》上线后排片率甚低,票房惨淡,发行团队愁云密布,方励于微博直播中下跪,乞求院线在周末排黄金场次——51个周末赚钱,拿出一个周末排文艺片不可以吗?这一跪成了事件级新闻。

  我看到这条消息后感慨万千,当即联系北京民族电影展的3位负责人安排《百鸟朝凤》的包场展映。此举一方面是对方励的回应,他曾对裕固族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鼎力相助;另一方面也是向大师吴天明致敬,他的作品属于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电影、文化电影,正是北京民族电影展致力于推广的电影。包场展映,也只是助威,尽绵薄之力。

  优秀的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吴天明的创作是“同气相求”,也是“同病相怜”。吴天明电影的经典性,在于他的真挚纯粹、沉稳厚重,饱含电影最为重要的艺术传统、文化坚守和社会责任感,持有经典电影的叙事逻辑、“中国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追求,珍惜过去“人之为人”、今天说没就没的那些“老理儿”。当然,这也就导致这些影片存在风格、手法、观念上的陈旧。

  但文艺片难进院线的关键问题不在这里,而是中国的院线系统本质上不是电影系统,它更类似于中式房地产系统——在购物中心的大型建筑中嵌入电影院,把过去的“天堂电影院”改造成“Shopping mall”电影院、休闲娱乐的“爆米花站”,在物质消费过程中经历一场具有社交性和娱乐性的电影消费。这种模式从大都市一直复制到二、三线城市。这种高地租影院,决定了它必须放映那些具有短期爆发性票房号召力的商业片。同时,票房的主要来源是十七八岁至二十七八岁的消费者,他们喜欢什么、追捧什么,决定了影院的排片率。这就涉及社会人群价值观,其中有两个因素需要深究:时尚与大众。

  低质滥片高票房,投射出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也反映出中国已处于大众文化时代。其历史进步意义是:向普通人回归,同世俗生活亲近,同权力话语保持一定距离,消解精英文化霸权,尤以嘲弄调侃等形式颠覆少数人贵族化的话语权力,使更多人能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享受自由民主的文化权利,其多元化、世俗化倾向也为文化艺术开拓、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迸发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

  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消极因素也很明显,它使流行时尚的庸俗统治“制度化”,特别是对色情的追求普遍而表面化。与大众文化结盟的电影生产完全进入商品领域,感官愉悦从手段变为目的,人文关怀和深度思想意义也因此在种种视听奇观展览、游戏享受中逐步消失了。解构经典、颠覆神圣、凸显本能、娱乐第一,都绑架着电影走出艺术殿堂而滑入低俗。可以说,当代电影已经大大溢出艺术范畴。在这种情况下,何为艺术电影,什么是文艺片,也需重新认识。

  电影观念与形式的多元化,是当今中国社会文化解构与重构历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昔日的话语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顺势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大众文化不可能形成新的文化霸权。“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作为历史文化存在物的电影,在整体意义上是艺术、是商品、是文化,但电影之道在文化教化。作为文化的电影,无论是强调人性观照、标榜真实再现的,还是崇尚娱乐至死的,归根结底都无法抹杀其内在的、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思想倾向与价值观念。北京民族电影展正是守此道而确立自己宗旨的。

  电影《百鸟朝凤》最终延长上线一个月。它的院线奇遇,引起了人们对商业电影大潮中艺术电影命运的又一次关注。艺术电影的发展,不能将焦点放在院线,不能仅靠行政拨款,也不能只靠导演才华和年轻人的继承,而是要靠资本的深层理性的觉醒,靠出品方、院线、营销等众多领域的力量。中国的民族题材电影作为艺术电影的重要平台,与世界范围内民族电影的崛起一样,凭借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以及电影人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日益发挥出生力军的作用。
其它新闻
Other News
纪录片《布达拉宫》:讲民族故事之精彩 彰中华文化之底蕴
2024-12-06
《我的阿勒泰》:大美新疆的诗意展示 心灵故乡的精神寄托
2024-07-16
任彧婵:小众题材走到聚光灯下——民族电影《过山榜》欣赏
2024-05-15